汲黯字長孺、濮陽人也。其先有寵於古之衞君。一至黯七世、世為卿大夫。黯以父任、孝景時為太子洗馬、以莊見憚。二孝景帝崩、太子卽位、黯為謁者。東越相攻、上使黯往視之。不至、至吳而還、報曰。「越人相攻、固其俗然、不足以辱天子之使。」河內失火、延燒千餘家、上使黯往視之。還報曰。「家人失火、屋比三延燒、不足憂也。臣過河南、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、或父子相食、臣謹以便宜、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。臣請歸節、伏矯制之罪。」上賢而釋之、遷為滎陽令。黯恥為令、病歸田里。上聞、乃召拜為中大夫。以數切諫、不得久留內、遷為東海太守。黯學黃老之言、治官理民、好淸靜、擇丞史而任之。四其治、責大指而已、不苛小。黯多病、臥閨閤內不出。歲餘、東海大治。稱之。上聞、召以為主爵都尉、列於九卿。治務在無為而已、弘大體、不拘文法。
一集解。文穎曰。「六國時、衞但稱君。」
二索隱。按。莊者、嚴也、謂嚴威也。按。自漢明帝諱莊、故已後「莊」皆云「嚴」。
三索隱。音鼻。
四集解。如淳曰。「律、太守、都尉、諸侯內史史各一人、卒史書佐各十人。今總言『丞史』、或以為擇郡丞及史使任之。鄭當時為大農、推官屬丞史、亦是也。」
黯為人性倨、少禮、面折、不能容人之過。合己者善待之、不合己者不能忍見、士亦以此不附焉。然好學、游俠、任氣節、內行脩絜、好直諫、數犯主之顏色、常慕傅柏、袁盎之為人也。一善灌夫、鄭當時及宗正劉棄。二亦以數直諫、不得久居位。
一集解。應劭曰。「傅柏、梁人、為孝王將、素伉直。」 索隱。傅音付、人姓。柏、名。為梁將也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云名棄疾。」 索隱。漢書名棄疾。
當是時、太后弟武安侯蚡為丞相、中二千石來拜謁、蚡不為禮。然黯見蚡未嘗拜、常揖之。天子方招文學儒者、上曰吾欲云云、一黯對曰。「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、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。」上默然、怒、變色而罷朝。公卿皆為黯懼。上退、謂左右曰。「甚矣、汲黯之戇也。」二羣臣或數黯、黯曰。「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、寧令從諛承意、陷主於不義乎。且已在其位、縱愛身、柰辱朝廷何。」
一集解。張晏曰。「所言欲施仁義也。」
二索隱。戇、愚也。音陟降反也。
黯多病、病且滿三月、上常賜告者數、一終不愈。最後病、莊助為請告。二上曰。「汲黯何如人哉。」助曰。「使黯任職居官、無以踰人。三然至其輔少主、守城深堅、招之不來、麾之不去、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。」上曰。「然。古有社稷之臣、至如黯、近之矣。」
一集解。如淳曰。「杜欽所謂『病滿賜告詔恩』也。數者、非一也。或曰賜告、得去官歸家。與告、居官不視事。」 索隱。數音所角反。按。注「賜告、得去官家居。予告、居官不視事」也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最、一作『其』也。」
三索隱。踰音庾。案。漢書作「瘉」、瘉猶勝也。此作「踰」、踰謂越過人也。
大將軍靑侍中、上踞廁而視之。一丞相弘燕見、上或時不冠。至如黯見、上不冠不見也。上嘗坐武帳中、二黯前奏事、上不冠、望見黯、避帳中、使人可其奏。其見敬禮如此。
一集解。如淳曰。「廁音側、謂床邊、踞床視之。一云溷廁也。廁、床邊側。」
二集解。應劭曰。「武帳、織成為武士象也。」孟康曰。「今御武帳、置兵蘭五兵於帳中。」韋昭曰。「以武名之、示威。」
張湯方以更定律令為廷尉、黯數質責湯於上前、曰。「公為正卿、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、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、安國富民、使囹圄空虛、二者無一焉。非苦就行、放析就功、何乃取高皇帝約束紛更之為。一公以此無種矣。」黯時與湯論議、湯辯常在文深小苛、黯伉厲守高不能屈、忿發罵曰。「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、果然。必湯也、令天下重足而立、側目而視矣。」
一集解。如淳曰。「紛、亂也。」
是時、漢方征匈奴、招懷四夷。黯務少事、乘上閒、常言與胡和親、無起兵。上方向儒術、尊公孫弘。及事益多、吏民巧弄。一上分別文法、湯等數奏決讞二以幸。而黯常毀儒、面觸弘等徒懷詐飾智以阿人主取容、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、三陷人於罪、使不得反其眞、以勝為功。上愈益貴弘、湯、弘、湯深心疾黯、唯天子亦不說也、欲誅之以事。弘為丞相、乃言上曰。「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、難治、非素重臣不能任、請徙黯為右內史。」為右內史數歲、官事不廢。
一索隱。音路洞反。
二索隱。音魚列反。
三索隱。音丁禮反。
大將軍靑旣益尊、姊為皇后、然黯與亢禮。人或說黯曰。「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將軍、大將軍尊重益貴、君不可以不拜。」黯曰。「夫以大將軍有揖客、反不重邪。」大將軍聞、愈賢黯、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、遇黯過於平生。
淮南王謀反、憚黯、曰。「好直諫、守節死義、難惑以非。至如說丞相弘、如發蒙振落耳。」
天子旣數征匈奴有功、黯之言益不用。
始黯列為九卿、而公孫弘、張湯為小吏。及弘、湯稍益貴、與黯同位、黯又非毀弘、湯等。已而弘至丞相、封為侯。湯至御史大夫。故黯時丞相史皆與黯同列、或尊用過之。黯褊心、不能無少望、見上、前言曰。「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、後來者居上。」上默然。有閒黯罷、上曰。「人果不可以無學、觀黯之言也日益甚。」
居無何、匈奴渾邪王率衆來降、漢發車二萬乘。縣官無錢、從民貰馬。一民或匿馬、馬不具。上怒、欲斬長安令。黯曰。「長安令無罪、獨斬黯、民乃肯出馬。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漢、漢徐以縣次傳之、何至令天下騷動、罷獘中國而以事夷狄之人乎。」上默然。及渾邪至、賈人與市者、坐當死者五百餘人。黯請閒、見高門、二曰。「夫匈奴攻當路塞、絕和親、中國興兵誅之、死傷者不可勝計、而費以巨萬百數。臣愚以為陛下得胡人、皆以為奴婢以賜從軍死事者家。所鹵獲、因予之、以謝天下之苦、塞百姓之心。今縱不能、渾邪率數萬之衆來降、虛府庫賞賜、發良民侍養、譬若奉驕子。愚民安知市買長安中物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于邊關乎。三陛下縱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、又以微文殺無知者五百餘人、是所謂『庇其葉而傷其枝』者也、臣竊為陛下不取也。」上默然、不許、曰。「吾久不聞汲黯之言、今又復妄發矣。」後數月、黯坐小法、會赦免官。於是黯隱於田園。
一索隱。貰音時夜反。貰、賒也。鄒氏音勢。
二集解。如淳曰。「黃圖未央宮中有高門殿。」
三集解。應劭曰。「闌、妄也。律、胡市、吏民不得持兵器出關。雖於京師市買、其法一也。」瓚曰。「無符傳出入為闌。」
居數年、會更五銖錢、一民多盜鑄錢、楚地尤甚。上以為淮陽、楚地之郊、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。黯伏謝不受印、詔數彊予、然後奉詔。詔召見黯、黯為上泣曰。「臣自以為塡溝壑、不復見陛下、不意陛下復收用之。臣常有狗馬病、力不能任郡事、臣願為中郎、出入禁闥、補過拾遺、臣之願也。」上曰。「君薄淮陽邪。吾今召君矣。二顧淮陽吏民不相得、吾徒得君之重、臥而治之。」黯旣辭行、過大行李息、曰。「黯棄居郡、不得與朝廷議也。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、詐足以飾非、務巧佞之語、辯數之辭、非肯正為天下言、專阿主意。主意所不欲、因而毀之。主意所欲、因而譽之。好興事、舞文法、三內懷詐以御主心、外挾賊吏以為威重。公列九卿、不早言之、公與之俱受其僇矣。」息畏湯、終不敢言。黯居郡如故治、淮陽政淸。後張湯果敗、上聞黯與息言、抵息罪。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。四七歲而卒。五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元狩五年行五銖錢。」
二索隱。今卽今也。謂今日後卽召君。
三集解。如淳曰。「舞猶弄也。」
四集解。如淳曰。「諸侯王相在郡守上、秩眞二千石。律、眞二千石俸月二萬、二千石月萬六千。」
五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元鼎五年。」
卒後、上以黯故、官其弟汲仁至九卿、子汲偃至諸侯相。黯姑姊子司馬安亦少與黯為太子洗馬。安文深巧善宦、官四至九卿、以河南太守卒。昆弟以安故、同時至二千石者十人。濮陽段宏一始事蓋侯信、二信任宏、宏亦再至九卿。然衞人仕者皆嚴憚汲黯、出其下。
一索隱。段客。案。漢書作「段宏」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太后兄王信。」
鄭當時者、字莊、陳人也。其先鄭君一嘗為項籍將。籍死、已而屬漢。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、鄭君獨不奉詔。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、而逐鄭君。鄭君死孝文時。
一集解。漢書音義曰。「當時父。」
鄭莊以任俠自喜、脫張羽於厄、一聲聞梁楚之閒。孝景時、為太子舍人。每五日洗沐、常置驛馬安諸郊、二存諸故人、請謝賓客、夜以繼日、至其明旦、常恐不遍。莊好黃老之言、其慕長者如恐不見。年少官薄、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、天下有名之士也。武帝立、莊稍遷為魯中尉、濟南太守、江都相、至九卿為右內史。以武安侯魏其時議、貶秩為詹事、遷為大農令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梁孝王之將、楚相之弟。」
二集解。如淳曰。「交道四通處也、請賓客便。」瓚曰。「諸郊謂長安四面郊祀之處、閑靜、可以請賓客。」 索隱。按。置卽驛、馬謂於置著馬也。四面郊。
莊為太史、誡門下。「客至、無貴賤無留門者。」執賓主之禮、以其貴下人。莊廉、又不治其產業、仰奉賜以給諸公。然其餽遺人、不過算器食。一每朝、候上之閒、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。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、誠有味其言之也、常引以為賢於己。未嘗名吏、與官屬言、若恐傷之。聞人之善言、進之上、唯恐後。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算音先管反、竹器。」 索隱。算音先管反。按。謂竹器、以言無銅漆也。漢書作「具器食」。
鄭莊使視決河、自請治行五日。一上曰。「吾聞『鄭莊行、千里不齎糧』、請治行者何也。」然鄭莊在朝、常趨和承意、不敢甚引當否。及晚節、漢征匈奴、招四夷、天下費多、財用益匱。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、二多逋負。司馬安為淮陽太守、發其事、莊以此陷罪、贖為庶人。頃之、守長史。三上以為老、以莊為汝南太守。數歲、以官卒。
一集解。如淳曰。「治行謂莊嚴也。」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入』。一云賓客為大農僦人、僦人蓋興生財利、如今方宜矣。」駰案。晉灼曰「當時為大農、而任使其賓客辜較任僦也」。瓚曰「任人謂保任見舉者」。 索隱。僦音卽就反。辜較音姑角。按。謂當時作大農、任賓客就人取庸直也。或者貰物以應官取庸、故下云「多逋負」。「辜較」字亦作「酤榷」。榷者、獨也。言國家獨榷酤也。此云「辜較」、亦謂令賓客任人專其利、故云辜較也。
三集解。如淳曰。「丞相長史。」
鄭莊、汲黯始列為九卿、廉、內行脩絜。此兩人中廢、家貧、賓客益落。一及居郡、卒後家無餘貲財。莊兄弟子孫以莊故、至二千石六七人焉。
一索隱。按。落猶零落、謂散也。
太史公曰。夫以汲、鄭之賢、有勢則賓客十倍、無勢則否、況衆人乎。下邽一翟公有言、始翟公為廷尉、賓客闐門。及廢、門外可設雀羅。翟公復為廷尉、賓客欲往、翟公乃人署其門曰。「一死一生、乃知交情。一貧一富、乃知交態。一貴一賤、交情乃見。」汲、鄭亦云、悲夫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邽、一作『邳』。」 索隱。邽音圭、縣名、屬京兆。徐廣曰。「下邽作『下邳』。」
索隱述贊。河南矯制、自古稱賢。淮南臥理、天子伏焉。積薪興歎、伉直愈堅。鄭莊推士、天下翕然。交道勢利、翟公愴旃。